一代馬王「靚蝦王」廣受馬迷愛戴,「蝦」系賽駒表現出眾令馬主劉錫康經常拉頭馬,其愛女劉津津(Jun Jun)受着父親薰陶,自幼便接觸馬匹,去年更成為「靚蝦女」馬主。外表嬌滴滴的她,六年前創辧迷你倉,做得有聲有色,面對「疫」市仍保持正向思維,抓緊機遇昂首前行。
常說:「車如其人」,形象溫文沉靜的劉津津原來熱愛運動,也曾入選香港女子足球隊,擔當進攻中場。同時受到媽媽影響,她自小愛睇英超,更是曼聯「紅魔」球迷兼C朗(基斯坦奴. 朗拿度)忠粉,性格動靜皆宜,與她的座駕 — 平治(Mercedes-Benz)SLK雙門兩座位開篷小跑車甚匹配。工作繁忙的她,日常主要由司機負責接送,駕車則成為工餘消閒減壓節目,在車廂內唱唱歌,心情放輕鬆。
車迷總有心目中的Dream Car,她認為這會隨着人生階段有所轉變,而刻下心儀汽車是動感型格的平治AMG GT,另一部是高貴華麗的Mercedes-Maybach S,適合與家人舒適出行。對於時下大流行的電動車,她認為是車壇大趨勢。鑑於燃油價格持續上漲,並需要顧及環保效益,加上政府提供稅項寬減帶來換車誘因,所以各大車廠紛紛投放資源以研發及推出電動車,帶動相關配套和零部件行業如鋰電池製造等,故此看好電動車的未來發展前景。她坦言,雖然暫未購入自用,卻有投資相關板塊的股票。
創業六年「疫」市擴充
在美國紐約唸大學的她,畢業回港後曾在德勤會計師樓工作。當時年紀雖輕,只有23、24 歲,但津津已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堅持,她不喜歡按別人的指示工作、對打工興趣又不大,因而萌生起創業念頭。「受惠家族持有自置工廈物業,我認為從事租賃業務,穩陣且防守力強,媲美足球賽事的穩守突擊戰術,於是抱着一試無妨心態,創辦了『出入易』迷你倉。我沒有營商經驗,尤幸經營尚算順利,很快就儲到一班客戶,慢慢領略到何謂做生意,期後再開設分店拓展業務,而創業至今,輾轉已踏入第六個年頭了。」
疫情持續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衝擊,津津卻認為危中有機,疫情下業務既無停擺,更積極尋找商機,實行「疫」市擴充。「很多商店受疫情衝擊而停業或結業,有人大屋搬細屋,間接令倉儲需求增加。我經常向工作團隊強調信念很重要,經濟差的時候有人發達,經濟好的時候也有人破產,別以為疫下市道一定差,只要用心做,逆境下也有出色表現。」她明白客戶才是「老闆」,必須了解其需要,故經常走到前線做客戶服務,親自接聽客戶來電、回覆whatsapp 和電郵查詢,又進行市場研究,了解客戶平均收入及居住地點,以制訂發展策略,刻下租務放緩就抓緊機會物色分店選址,工作更顯繁忙。前「出入易」旗下有三個品牌,包括迷你倉、紅酒倉和Design.Build,她期望能延伸至其他領域,如建立平台讓客戶捐贈或出售倉儲的物資,進而打造一個多元化業務的Life Style 品牌。
幸運非必然 迎戰高低起伏
津津自幼在爸爸薰陶下與馬結緣,她憶述於2000 年千禧倒數活動首次入馬場,煙花圍繞跑道,場面壯觀、印象深刻。長大後與父母入馬場觀賽,其父的「蝦」系佳駟表現出眾,是凱旋門的常客,其中尤以「靚蝦王」與「旺蝦王」的戰績最彪炳。及至去年,她以個人名義成為馬主,愛駒「靚蝦女」屬澳洲進口PPG(自購新馬),暫時成績一般,令她明白凡事不要「Take it for granted」。「能飼養一匹好馬誠非輕易,很多人斥鉅資也未能購得出色良駒,爸爸有多匹馬成績很好,是幸運和福氣!」
她小時候覺得賽馬似表演,長大後才真正認識到這是競賽運動,牽涉策略和戰術,練馬師騎師馬伕等人員講求團隊合作,育馬要有耐性,如新馬未必即時見績效,有待教養、成長和訓練。馬販指「靚蝦女」有三班馬潛質,惟現階段成長尚欠成熟,加上排檔未如理想,影響了出賽表現,期望牠日後成熟再進,可發揮出應有水準。「初期牠經常仰起頭跑,集中訓練後,壞習慣已有改善,而現時需要的,是加強及提升馬兒的競賽能力,這方面我對練馬師韋達信心十足。」
「蝦」系當中,她對「旺蝦王」感情最深,常到馬廄探望並到場打氣,「牠與我性格很相似,沉靜而穩重,我平時內向少說話,有需要時卻能發揮表現。這匹七歲馬毛色由灰黑變成灰白,顯示年華漸老,將會退役,疫情下未能到馬廄探望,確令人傷感。」
由蔡約翰訓練、莫雷拉策騎的「旺蝦王」(1 號馬)勝出2020/21 年度馬季香港速度系列首關賽事,一級賽百週年紀念短途盃(1200 米)。
劉津津又以營商作譬喻,創業需要時間歷練,有高低起伏。「多好的馬匹也不能永遠處於高峰,如『靚蝦王』曾戰績彪炳,為家族帶來很多榮耀,但年長後總會被其他馬匹超越,誠如做生意有起有跌,所以常以此自我警惕。」
當大眾都被大環境考驗時,這位CEO 卻明白危中有機、遇強愈強。「我不怕有競爭對手,甚至歡迎,因別人選址開店證明這地方一定有生意,意味風險可減至更低。」時刻抱持積極正向的心,加上性格樂觀積觀進取,凡事親力親為,還能逆勢上揚、勇闖新天!
津津(後排左二)熱愛足球運動,曾是香港女子足球隊成員。
撰文 = CHIMMY KONG
攝影 = SAMMY CHAN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