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香港經濟發展,在經歷過同於1973 年發生的國際石油危機和股災之後,整體情況似乎變得愈見穩定,並且有急速攀升的勢頭。正因為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令市民大眾對生活質素的要求也日漸提升,而在當年被視為身份象徵的汽車,銷情也愈見暢往旺,當中又以售價相宜的日本車款至為市場受落,被稱為「得勝」的Datsun 便是其中之一。
翻開七十年代出版的報章,尤其是周五至周日出版的,經常會看到不同品牌的汽車廣告。至於跟日產(Nissan)關係非常密切的得勝,「見報率」幾是當年眾多日本汽車品牌中最高。
最佳例子就是左邊一幅刊登於1976 年8 月20 日出版《華僑日報》的一則廣告,當時已為日產代理的合誠汽車,既推廣得勝、士佳麗(Skyline)、實力(Cedric)私家車的免費檢驗服務雙周之外,也大力推廣當年廣受市場歡迎的140J 及160J 系列。內容提到兩車分別配備1.4 和1.6 公升引擎,同時擁有大型房車的舒適感和小型汽車的靈活性,而且配備原廠冷氣,身處其中也不怕驕陽似火的炎夏。
至於右邊一幅廣告照片,則是刊登於1977 年4 月26 日出版的《華僑日報》之中。當時代理推廣的是新款180B 系列,有齊Sedan 四門房車、Hardtop SSS 雙門轎跑車,以及Station Wagon 五門旅行車三個版本。
至於宣傳口號方面,則以「線條最美・配備最齊全設計最佳・機械性能最突出」為題,強調當時屬全新推出的180B 系列,擁有誘人至極的造型之外,又有齊原廠冷氣和立體聲卡式機等配備。就連所配備的L18 系列1.8 公升引擎,更強調是經歷過東非越野大賽的嚴峻考驗,性能出眾之餘,亦見慳油云云。
到了1978 年,合誠汽車繼續以得勝180B 系列作為宣傳重點,口號亦跟先前的一樣,但從右邊一則刊登於1978 年7 月18 日《華僑日報》的廣告,便可看到現身於廣告的車款照片,變成只有講究動感的SSS 雙門轎跑車版本,同時繼續強調車系所搭載的L18 系列引擎,經歷過多屆東非越野大賽的嚴峻考驗,性能最超卓。至於前文提及設於鰂魚涌的陳列室,在這則廣告中消失了,相反多了一個設於中區恆生商場的,此舉莫非是為了吸引中產階層車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