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巴士車身廣告主要作用是宣傳商品,以至是近年興起的偶像應援,而巴士公司本身亦會就一些特別日子,推出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車身廣告。若數當中燴炙人口之作,實非慶祝香港回歸及千禧年來臨的車身廣告莫屬。
色彩繽紛的巴士車身廣告,早被認定為是商品最佳宣傳渠道之一,而坊間有指最早出現於香港的巴士車身廣告,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橫額形式出現,九巴隨後更於六十年代,特意將裝有橫額廣告燈箱的雙層巴士行走彌敦道路線,而廣告客戶則包括當時設於銅鑼灣、現時已結業的日資百貨公司太丸。
自此,不論是否裝裱於燈箱之上,巴士車身廣告愈來愈受歡迎,款式也愈來愈多。同一時間,巴士公司亦借車身廣告向乘客傳遞訊息,例如「巴士廣告收費廉 效用大」,以及幾乎只會在九巴於八十年代初向英國倫敦運輸局購入、載客量僅約94 人的二手丹拿/ 利蘭(Daimler/Leyland)Fleetline 身上出現的「超載屬違例 乘客請合作」口號,而全車身的商品宣傳廣告,亦由這段時期開始普及。
透視廣告漸成主流
曾備受商戶歡迎的燈箱橫額廣告,或因成本較高而被淘汰,而張貼於巴士車身上的廣告款式也愈來愈多,範圍更遍及全車、車身兩側及車尾引擎蓋。值得一提,當年的全車身廣告大多以人手髹上,製作過程雖然費時,但細緻程度極高,而且跟相關的宣傳商品頗為相似。
九十年代初,城巴及九巴先後推出Contravision 透視廣告,好處是可以將廣告貼於車窗上,但乘客仍可觀看車外景物。可是,這款廣告因為所用的物料質素、乘客投訴視野受阻及受制於當時的本港法例,導致巴士公司及廣告商,要把原來張貼於所有車窗的Contravision透視廣告除下,後來當局更限制這類型廣告於巴士車身的範圍,直至近年才逐步放寬。
特式廣告慶回歸
1997 年7 月1 日,香港正式回歸,在此之前最令市民大眾感興趣的,除了誰人會出任首屆行政長官、中英雙方的交接儀式如何進行之外,當時三間專營巴士公司的「慶回歸」廣告,亦吸引不少巴士發燒友拍照留念。
這批「慶回歸」廣告巴士,都以跳躍中的中華白海豚、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作主軸,再以多種不同色彩的圖形,以及慶祝香港回歸的中英文語句作配襯。然而,有關廣告以白色為主調,另一款作配襯的色調,卻因應不同巴士公司而有所不同,城巴當然是黃色,中巴及九巴則是藍色。
全身廣告迎千禧
臨近千禧年,大家不僅對會影響電腦及電器等設備運作的「千年蟲」嚴陣以待,一班巴士發燒友也對各家專營巴士公司的迎千禧廣告深感興趣。
九巴將一部簇新兼配Duple Metsec車身的丹尼士(Dennis)Trident,髹上紅色及多個圖案作配搭,並加有「滿載2000新希望」作為宣傳口號。在1998年成立及取代中巴得到港島巴士專營權的新巴,亦讓一部配Alexander車身的丹尼士Trident,披上慶祝千禧年的廣告。銀、橙雙色配搭及大大個感嘆號夠搶眼之外,宣傳口號更是「上!二千年新巴志氣昂揚」。
城巴慶祝千禧年來臨的陣營更強大,先是派出一部配Duple Metsec車身的丹尼士Trident披上精心設計的廣告,還替車隊編號503、配用當時城巴車隊內少見的電子路線顯示牌,以及Plaxton車身的富豪Olympian披上迎接千禧年的廣告,並加有全車燈飾及能顯示祝賀語句的電子路線顯示牌,非常搶眼。不過,由於這部巴士的透視廣告幾乎遮蓋了所有車窗,故未曾在披上迎接千禧年廣告期間接載乘客。
撰文 = 鄭達基
圖片提供 = MARTIN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