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出三個為期十年的巴士專營權,包括服務機場和北大嶼山的龍運巴士,以及城巴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網絡,並由2023年5月1日起生效。至於另一個由當局批出的巴士專營權,將會是城巴有限公司(市區及新界網絡專營權),此舉即意味服務港人25載的新巴將會消失。
新巴,全名為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並於1998年9月1日正式投入服務。成立主因是市民一直不滿當時在港島提供專營巴士服務的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中巴的服務質素,故先後於1993及1995年先後削減其路線網絡,並將有關路交予城巴經營。
1997年回歸後,首屆特區政府決定取消中巴專營權,並由時任運輸局局長吳榮奎在1998年2月中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有關決定及表明會將88條中巴路線作公開競投。到同年3月13日截標當日,共有六間公司入標競投,結果由新世界發展夥拍英國著名的交通服務公司第一集團(FirstBus Investments Limited)合股組成的新巴,成功投得這個路線網絡的專營權,
1998年9月投入服務
自新巴於1998年3月底取得港島區巴士服務專營權之後,隨即開展籌備工作。除向英國丹尼士(Dennis)訂購大量簇新的Trident三軸雙層低地台空調巴士及Dart兩軸低地台空調巴士外,亦有向中巴表達有意購入其車隊。此外,新巴亦不時舉行記者會,指會為所有前線工作人員、巴士站等設施換上新裝,甚至將車隊的首部巴士化身流動客務中心,務求讓市民大眾對這家新專營巴士公司留下深刻印象。
隨着各條路線的尾班車,於1998年8月31日晚上陸續開出後,有65年歷史的中巴專營巴士皇國宣告結束。新巴的工作人員馬不停蹄,更換巴士站牌及相關告示之餘,亦利用印有新巴標誌的貼紙,貼在從中巴購入的巴士之上。9月1日凌晨,車隊編號1001、噴上俗稱「波浪紋」的首部新巴丹尼士Trident空調巴士,在時任運輸署署長羅范椒芬等嘉賓見證下於小西灣巴士總站開出,這班車不僅是首班由新巴營運的N8號線巴士,亦為新巴正式投入服務後的首班巴士。
車身貼特別宣傳口號
新巴在投入服務初期,由於部分新訂購的巴士尚未扺港,故仍要依賴購自中巴的巴士,當中更有不少是俗稱「熱狗」的非空調巴士。為向市民大眾宣傳將有大量配備空調系統的低地台巴士投入服務,於是在它們的車身上貼有「每架舊巴,都夢想成為一架新巴。」等口號作宣傳之用。當新車陸續抵港之後,新巴亦有為某些巴士舉行啟行儀式,以表重視。
另外,新巴當時為提升服務質素,也希望與城巴競爭,故開出比中巴時代頻密的班次,而對手亦採取相似手法應對。這個「車海」戰術乘客固然受惠,但因為兩間巴士公司同時出車太多,導致英皇道不時出現「塞巴士」的情況,及後經當局協調後,情況才得以改善。
2020年收歸匯達交通旗下
2004年3月,新巴與城巴一同成為由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以及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的Merryhill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員。同年12月,Merryhill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為新創建交通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和城巴亦為旗下成員。到2016年12月,新創建集團向周大福企業收購新創建交通服務的50%股權,使之成為新創建集團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
新巴亦先後開拓不同類型的巴士服務,例如開辦將軍澳及西九龍新發展區的新路線、以雙層開篷空調巴士作招徠的「人力車觀光巴士」等。
2020年8月21日,Bravo Transport Holdings Limited宣布作價32億,向新創建集團全數購入新巴及城巴的股權,並以匯達交通之名掌控兩間巴士公司。直至2022年7月,政府宣布批出新巴士服務專營權之時,匯達交通亦宣布新專營權在2023年7月1日生效後,新巴將會與城巴合併,並以後者之名繼續服務市民。他們又表示會從今年第三季開始,陸續將新巴的巴士站牌更換,並會於兩年內將新巴巴士的車身色彩,改用與城巴統一的色彩。
隨着新巴快將與城巴合併,即代表這家服務港人25載,兼跟港人一同經歷國內自由行旅客湧港、經濟低潮、世紀疫症等日子的專營巴士公司快將消失。鍾情香港歷史及交通發展的朋友,不妨趁合併日子來臨前多拍一些照片,以作紀錄及日後回憶之用吧!
撰文 + 攝影 = 鄭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