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於港島的神鷹~DENNIS CONDOR 11M
英國著名巴士生產商丹尼士,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香港的中巴提供兩部Condor 12 米三軸巴士樣版車作試驗後,又再於九十年代初為中巴提供28 部11 米長的同型號三軸巴士,以取代已屆退役之齡的舊式巴士。
基於港英時代的運輸部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放寬了專營巴士的長度限制,容許車長12 米、設有三條車軸,以及載客量更多的巴士在本港道路上行走。故此,英國巴士生產商丹尼士(Dennis)便為中巴提供兩部12 米長的Condor 三軸巴士作試驗。
這兩部車編號分別為DL 1 及DL 2 的新車,先後於1982 年取得牌照及投入服務,而事隔七年後,再有46 部配有Duple Metsec 車身的Condor 12 米三軸巴士投入服務。
及至九十年代,因應不少於七、八十年代購入的巴士巳屆退役之齡,加上MCW 當時已瀕臨停產邊緣,迫使中巴只好向丹尼士提出買車請求,結果換來28 部11米長的Condor 三軸巴士。
可載142 人
這批車隊編號DM 1 至DM 28,跟同門12 米版本兄弟也被稱為「巨鷹」的新巴士,跟先前已經投入服務的12 米版本相似,同以三車軸設計之外,尾軸亦被設定成驅動軸。動力配搭方面,吉拿(Gardner)6LXCT 柴油渦輪增壓引擎被視為核心及置於車尾,馬力約220 匹,波箱則為福伊特(Voith)DIWA 851.2 三前速自動型號。
車身方面, 這批11 米長Condor 以Duple Metsec當時的改良型作配搭,並且以CKD(Complete Knock Down)散件形式運抵香港,在已拆卸的中巴車廠裝嵌成型。它們的外表與當時同為新投入服務、車隊編號DA的空調版本相若,但由於屬非空調版本關係,故幾乎所有車窗都採用拉推式設計。車廂則以3+2 座位布局示人,故連企位在內的話,全車共可搭載142 人。車內亦設有通風機,夏天時可令車廂空氣流通,座椅則以木製靠背為主,只有部分車輛配備軟墊。
變身訓練巴士
這28 部巴士在投入服務初期,被中巴安排行走8、18、23、97、119、182、780 等路線,後來因為愈來愈多空調巴士加入,部分原被編排行走過海隧道線的11 米Condor 非空調巴士,便被改派行走2A、8 及38 等路線。到了1998 年9 月中巴專營權屆滿時,28 部11 米Condor三軸巴士隨之過檔新巴,初期仍以中巴車隊顏色示人,僅以新巴公司徽號的貼紙,把中巴公司的徽號遮蓋,到後來才逐步髹上新巴色彩。
1999 年,新巴將車隊編號DM 6、DM 18 及DM 22翻新並改裝成開篷巴士,其中DM 6 被派往行走中環天星碼頭至花園道纜車站的15C 號線,另外兩部則加入當時新成立的新旅遊作出租用途。可是,新旅遊的如意算盤未打得響,這兩部開篷巴士輾轉加入城巴非專營巴士車隊。
踏入千禧年前後,新巴將車隊內的11 米Condor 三軸巴士退役及放售,其中車隊編號DM 17 的一部,被英國巴士發燒友購入及獲得保留,而DM 9、DM 12 及DM25 則變成城巴訓練巴士。
至於排在隊尾的DM 28,退役前被髹上特別車身車身色彩,寓意新巴最後一部非空調「熱狗」巴士行將退役,期間既舉辦告別之旅讓巴士發燒友參加,有關方面初時表示會保留有關巴士,但最後因巴士博物館計劃告吹而在2004 年被拆毀,被改裝成開篷巴士的DM 6,卻一直行走至2008 年1 月才退役。來到這個時候,丹尼士Condor 11 米三軸巴士才正式離開新巴車隊,結束其十多年的載客生涯。
撰文 = 鄭達基
圖片提供 = 龔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