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有次坐進朋友的車廂內細意聆聽音樂,才體會到何解有人甘願花費幾萬元、十多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用於汽車音響系統上。 專訪弦聲汽車音響的老闆阿Ben,發現「好聲音」背後原來是大有學問。
有位朋友說要向我介紹一家很有heart、做事絕不馬虎求其的汽車音響公司,他說:「我見過有些公司幫客人裝完汽車音響後,倒頭來是得啖笑,但這家真的很不同,若妳有時間不妨去了解一下吧。」
汽車音響,在我腦內是奢華的玩意,何況我愛聽引擎高轉咆哮及「響喉」聲浪多於甚麼天籟之音,所以一直都提不起興趣。直至有一次,朋友傳來一段YouTube 短片,說這是調得很好的汽車音色,才逆轉了我的取態。短片應是用手機在車廂內收錄的,播放着Beyond 的《海闊天空》—— 一首我聽了很多次,不同版本也聽過的歌。然而,這次聽到的背景琴聲、結他聲、人聲,每一個層次皆通透分明,我甚至夠膽說音色是我聽過最好的《海闊天空》!
朋友放下的魚餌讓我上釣了!我很快便走訪了他推介、位於深水埗鴨寮街的弦聲汽車音響,跟老闆鄧偉彬(Ben)了解一個我非常陌生的汽車改裝課題。難得有次坐進朋友的車廂內細意聆聽音樂,才體會到何解有人甘願花費幾萬元、十多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用於汽車音響系統上。 專訪弦聲汽車音響的老闆阿Ben,發現「好聲音」背後原來是大有學問。
部車如何才能「好聲」?
我一開口便問到YouTube 片內那部播放《海闊天空》的車,阿Ben 說是他師傅的,內裏的音響設備,應該是花了六、七十萬元⋯⋯我頓時又被打沉,這個數目比我部車更要貴呢!阿Ben 見我的樣子,有點啼笑皆非,他說:「其實沒有客人一開始即付出高昂價格升級座駕的汽車音響,大多是從基本、容易負擔的器材起步。及至懂得欣賞才逐步更換,並追求極致。」
甚麼才是「好聲」?要怎樣才能擁有好音色? Ben 說:「第一,要選擇合適的喇叭,到底你是想聽人聲、交響樂,還是rock band ?因為不同的喇叭適合播放不同的音樂,所以要先清楚自己想要甚麼。
(圖)車內的吸音配件,有助播放完美音色。
「第二,必需要令到音響系統的音源、功率放大器和線材互相匹配、即是夾得來。最後,靚聲是調出來的,所以需要一位專業的調音師,將客人想聽的聲音調校出來。其實就如一部汽車,有引擎有波箱,但不匹配就不能跑得快,所以tune 車就是要『調靚』部車,讓它識得跑。Tune 音樂也是同樣原理。」
聲音有快有慢?
Ben 強調,若系統的聲效不協調,每一隻喇叭的聲音傳至耳朵都會有所不同。他說:「當你置身司機位時,從自己一方喇叭傳出的聲音與另一方喇叭傳出的聲音是會不一樣的。我們不是指聲音大小的問題、傳達時間不一致,而是聽起來較嘈雜和混濁。其實這不是你的音響系統出現問題,只是喇叭到達時間不協調和不合頻。」
要解決這問題, Ben 會用DSP, 他說:「DSP 是數碼分音或數碼調聲系統,先要將其裝到車內,然後再用電腦去進行調聲。DSP能讓你逐個功放、逐條頻道去調校,可當成音場管理系統,助你有效管理系統的音場。做法叫做『主動分頻』,即是每隻喇叭由一條功放頻道負責推動,而我們會逐隻喇叭去調校延時、切頻,再執少少EQ(調頻)。即是說,如果有六隻喇叭,就調六次,逐隻調。做完這個步驟,出來的聲音應該都不錯。」
Ben 說如果懂得運用DSP,它會是一件利器;但如果運用不妥,就不用也罷。他補充:「如果唔識用,我情願你不裝DSP,因為調得不好,出來的聲就比原裝更差。其實用傳統方法,即是用機頭出功放再出喇叭,也可以非常之好。」
簡約布局
訪問期間我坐在Ben 的車內,聽了幾首不同音樂,有敲擊樂、有人聲、有rock。每首都有不同的感覺,最震撼的感覺是,歌者彷佛是為我而唱,聲音是一層一層的由車頭向我滲進,直至包圍着我。但看Ben 車內的布局,卻非常簡約,沒有甚麼閃下閃下的飾條。
Ben 解釋自己搞音響的方向是徧向移除任何會干擾靚音色的裝置。他說:「有人喜歡裝音響的同時,又有靚的裝飾。但在我角度,那些閃閃下的燈飾,其實會影響或阻礙音質的完美重現。所以除非客人一定要,否則我不會裝。我反而著重喇叭的擺位,以及調音。」
(圖) 這是一個讓音色和諧的裝署,全車內放了許多,以簡單佈局,平衡車內音色。
為誰而歌?
那麼,調聲的對象只有一個。哪人是誰?是為哪個位置而調喝? Ben 說:「通常一定是調司機位,因為你不一定有乘客,但必定有司機。話雖如此,如果是老闆車,就會調後面的老闆位,又或者,原來是太太付錢的,便會調太太的座位吧!」當然,誰付錢誰就享優先權吧。其實若有人付錢為我裝音響,我也不介意將靚聲調到對準我身邊的座位⋯⋯哈!
Ben 早前為一部Alphard 30 系裝安裝音響及調聲
CHRISTINE HO
前為時裝雜誌《ELLE》總編輯,亂打亂撞入了汽車界,現為《車主》內容總監。以前被人叫做「師姐」,但在語音口述的年代,又變成了「C姐」,C for Christine⋯⋯!
雖則破格入車壇,但汽車知識始終是零!唯熱愛駕駛,自考到車牌以來,差不多沒有一天沒有開車。身在香港,但駕駛里數可以媲美英美的朋友。2013年出了部新車,六年來走了230,000+公里;2019年又出了另一部車,一年內走了55,000公里……
最愛去車聚,與車友交流(取經、偷師),不時又愛為愛車搞東搞西,試這識那。藉這個blog,與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