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假,我和爸爸參加了一個初級賽道駕駛訓練課程,雖然我從來沒有打算要成為賽車手,但身為「揸車迷」的我當然亦希望體驗一下賽道駕駛,訓練課程就在鄰近香港的珠海賽車場,雖然不是Grand Prix 場地,珠海賽車場也經常舉辦房車、GT3、及各種初級方程式等賽事,而平時亦有不少內地及港澳賽車手在這裡進行訓練或練習。
課程當天一大清早,天色有點灰暗,爸爸駕車經港珠澳大橋去珠海,路程不太長,一個多小時便到達珠海賽車場。落賽道前第一件事,當然是講解當日訓練的流程,首先由Tommy師傅作駕駛示範,包括出pit第一個圈 (out lap),全速跑足一個圈, 最後入pit前一個圈(in lap),學員全程在乘客坐聽講解。第二部份由學員負責揸駛,Tommy師傅在乘客位指導學員,最後學員要獨自跑幾個圈,及格便可獲得證書。這次訓練用的是落場版富士(Subaru) BRZ,即是豐田(Toyota) 86的姊妹型號,左軚、棍波、沒有traction control, 但配備了ABS和降檔自動補油系統。
聽完briefing便可以上車出賽道,雖然第一部份我祇是做乘客,但一樣要全副武裝,以策安全。話明是賽車手訓練課程,而且是由師傅示範駕駛,心情當然十分澎湃,準備感受真正的速度,但當車子出了賽道,出乎我意料之外,除了速度之外,萬萬估不到的是部車轉彎時產生的G-force,雖然配帶了五點式安全帶,仍然劈到我左癲右倒,而師傅減速時,我的身體雖然緊貼在座位內,但感覺身體內的器官快要向前飛出去,幸好部車馬力不太大,在直路加速時,我的身體可以稍為放鬆,此時此刻才體會到賽車工程師的厲害之處,為了讓我清楚知道高速駕駛的操控技巧,師傳 Tommy Sir全程盡地板油,但一直祇單手控制軚盤,右手又要轉波又要做手勢向我表示幾時要煞車 、幾時要加油,不愧為真.師傅。
輪到我坐上駕駛席的時候,心情非常緊張,初時座位調得太前,軚盤太接近身體,駕駛時姿勢不太自然,又可能是第一次揸左呔,因而要改用右手入波…… 其實全部是藉口,我祇是一個初哥,犯錯也是無可厚非的。我多次入錯波,四波入了二波,幸好沒有摧毀引擎。而 Tommy Sir 就好好人,安慰式贊了我一句,話我踩brake夠深,可能都係因為我打機打得多,練到踩腳踏的力度。
小休一會後,準備出車時便開始下雨,所以要從新學習,起步時地面不太濕,我跟著Tommy Sir指示慢慢加速去尋找車子的抓着力的極限。後來雨勢續漸大,路面也開始出現積水,而車子安裝了賽道專用的semi slick輪胎,胎紋比較少,毫無賽道經驗的我實在太不自量力, 加上天雨,終於我在T7髮夾彎,出彎時軚還未扭直,右轆踏上了紅白壆,而且加油太急,結果就打了一個白鴒轉,還上了草地。原來濕地駕駛真是另一回事,要因應路面狀況,調節駕駛方式,否則便會失控。
到了最後一個指導環節,那之後Tommy Sir會評估學員是否有能力獨自落場駕駛,可是雨並沒有停下來,賽道更加濕滑,所以我出彎加速時特別小心,但當我再次駛到T7髮夾彎出口加油時,我又心急了少少,幸好祇是甩了尾,沒有打轉,於是我便繼續輕輕加油,反少少軚,再加油向前,做了一個power slide,然後將車頭指向修正,繼續迎戰餘下的路段。當時真的感受到人車合一,覺得自己很厲害,返到pit仍在興奮當中,Tommy Sir見到我在T7救車時的反應,便允許我進入當日的戲肉 - 獨自落場駕駛。
我相信當時我感受到人車合一,可以做到個power slide,是因為經過Tommy Sir的指導以及多次練習,可以比較輕鬆、自然地把雙手放在軚盤的3點及9點位置,容易感受到前胎的動向,操控車輛時反應也相對自然一點、快一點。
終於到獨自跑圈了,我跑了大約六個圈,整體表現還可以,祇是有一次在T1太遲煞車,錯過了入彎的位置,幸好沒有衝上草地,仍趕得及用late apex線位,最終也能順利入彎。 能夠這樣去應變, 我對自己的表現已經很滿意,而Tommy Sir也發了及格證書給我呢。
Tommy Sir說我們那天祇是基本訓練,不是要追時間, 不用拚命加速, 因為我們始終是初級學員。 這一天真的學到很多: 乾地與濕地, 操控及失控, 完全嘗試過。如此尋找極限的學習, 在馬路上無法安全地做到,而且也不應在馬路上嘗試,希望將來再有機會學習更多駕駛技術。
揸車迷 ~ 阿力
香港土生小伙子,未懂得行路已經做車主——雖然只是阿爸買部真車的贈品玩具車,自小已憧憬要奔馳在路上。相信不少年輕人小時侯也嚮往做車主,阿力希望藉《車主》平台,跟大家分享自己小時侯跟「車」結緣的生活趣事。小伙子阿力的中文水平只達小學程度,文采欠奉,時有中、英夾雜、錯別字,希望大家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