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英雄系列:陳斯維~憑熱誠闖進傳統行業 憑眾志開拓青葱天空
在青黃不接的建築業,陳斯維創立了金駿機械,起用年青團隊,革新工作流程,憑着實幹型的努力,被日本最大建築機械品牌Komatsu 任命為港澳代理,堪稱業界奇葩。至於成功,陳斯維謙虛地說是團隊所有人的努力!
[Victor 親自開着一部挖泥機表演]
去年十二月舉行的IMXHK 西九龍漂移表演中,見到陳斯維(Victor)開着一部HKGSA「拉花」的日產(Nissan)Skyline R33 GTS 穿梭表演場地,激情地在兩部Komatsu 巨型黃色挖泥機下游走,婀娜地擺動着尾巴,輪胎的咆哮聲背後散發着一股秀麗。隨後活動上的另一個表演又遇見Victor,但這次他不是開私家車來表演「甩尾」,而是開着一部Komatsu 挖泥機,在場上與另一部私家車互相追逐,感覺猶如雙雙起舞。
原來由Victor 創立的金駿機械,是這次漂移表演的贊助商之一,這除了因為他自己喜歡漂移之外,也站在公司角度出發。他說:「我希望透過公開活動,讓大眾對行業有新體會,不要覺得建築機械就是一個很老套的行業。其實操作挖泥機表演需要相當精準的技術,我亦希望透過表演去吸引年青人入行。」
[Victor 最早期倉庫]
五千元創業
金駿機械是日本最大,以及全球第二大建築機械品牌Komatsu(小松製作所)的香港及澳門區總代理,並於石崗設有龐大倉庫。不過,Victor 回想起十多年前剛創業時,就只有一個擺放在爛地上,並由舊貨櫃改裝而成的辦公室,而且位置遍遠,非如現在般設於大路旁。
「爸爸從事建築業,是建築工程的分判商,而我自小就喜歡機械,兒時每逢周末就會跟隨爸爸到地盤,又會為他拿公事包,但其實我最想的是去看那些機器。及後我到加拿大修讀機械工程,回港時想過協助爸爸打理生意,但發現所讀的跟建築業所需要的仍有一段距離。始終自己對機械有濃厚興趣,故決定開公司做建築機械貿易。放棄『打工』而選擇了創業,是因為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可以做到甚麼出來。」Victor 說。
「創業初期沒有太多資金,而爸爸在金錢上亦沒有太大支持,因他想我自己去嘗試。那時我花了五千港元,買了一個地盤不要的貨櫃,再於石崗附近租了一幅很小的爛地。那時我跟人說我是賣機器的,但其實自己一部機都沒有。」尋找營運資金可會是當務之急,Victor 會去為其他公司維修機械,亦試過協助機主轉售機械,而出售前往往要做維修。至於維修的酬勞,Victor 會在成功售出機器後才向賣家收取。如此一來,賣家更願意跟Victor 合作;而作為一個新人,Victor 就慢慢建立了自己的網絡和機會。
磨劍七年
創業的頭七年,Victor 就是透過這種營運方式,建立了扎實的根基。「因為多了買賣,銀行戶口的交易賬項亦隨之增加,所以到了開業第七年,銀行便批出大額貸款給我。」多了資金,Victor 開始到日本採購二手機械到香港轉售。至於為何不選擇入手全新機械,皆因日本的機械公司生產商,只會售賣全新機械予總代理,故如Victor 般的小公司,就只能購買二手機械。
公司開始擴充,而Victor 重點發展的是售後服務。他說:「香港不少建築公司都會購買自己的機械,所以對於售後服務的需求其實很大。在這個行業之中,售後服務因為不太賺錢,往往會被很多公司視為雞肋,不太願意投放太多資源。我就是看準巿場上還有空間,所以堅信只要用心做,定能闖出一條路。」此後,Victor 開始建立售後服務團隊,由一人逐步增至十人。他沒有看錯當中的商機,慢慢就由一個倉庫擴充至兩個,團隊亦發展到20 人。
不過,Victor 承認曾經有過挫折感。他說:「我們的規模,相比起當時的大公司,距離實在太遠。當時我每年賣四、五部機,而大公司就賣近百部。我曾質疑是否要堅持下去?因為大家的距離實在太遠!」
五年前,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日本機械生產商Komatsu 主動找Victor 洽談,最終金駿機械成為品牌的港澳代理。「當代理的第一年,銷售額是20 部機、第二年是50 部、第三年是60 部、第四年是75 部 ,今年至今已經賣了85 部!我們開始成為一間比較有規模的公司。」但為何Komatsu 會看中Victor 這家規模不算大的公司? Victor 說正正就是因為他們着重售後服務,跟日本總公司的方針不謀而合。「總公司看中我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團隊非常年青。包括我自己,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多歲。」
青春就是力量
金駿機械現時已發展到有45 名員工,維修團隊有30 人,當中七成是年青人,三成則是前輩級人馬。Victor 說業界現時面對的問題是青黃不接:「香港夏天攝氏三十多度,在高溫下維修一部機內溫度達攝氏80至90 度的機器,其實很辛苦。加上香港現時機械維修培訓不足,很難吸引新血入行。此外,全球勞動力人口老化,香港也不能獨善其身。有見及此,我深信人才是公司發展最重要的元素。三年前我們開始自行培訓機械工程人員,更定時派員到日本進行技術培訓。我們在廠房實行5S 管理,提升技術及形象,吸引年輕人入行。在現時30 人的維修團隊中,有一半是由我們自己訓練出來的。」
Victor 說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其實可以很快上手。「新一代能有更快的能力去trouble shoot,因他們善於在網上查詢不同error code 的定義,能更快掌握所需的維修步驟。有次,當我們還未收到廠方的回覆,這班年輕人已經找到答案,並已將機器維修好!雖則如此,我們亦很尊重老前輩,因為有些問題,始終要靠經驗去解決,所以出勤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請老師傅夥拍一至兩位年青人一齊出車。」
新時代管理
建築機械是個老派的行業,但Victor 的團隊除年青外,就連工作方式也較新穎。他們革新文件處理方式,即時WhatsApp 報價,客人亦可透過WhatsApp 確認維修項目,一經確認就可以即時維修,此舉能減省時間和paper work。至於外勤做維修時,師傅會紀錄維修項目和所用零件,更換了甚都會清楚列出,除用WhatsApp跟客人做紀錄外,也會將相關檔案上載到雲端,讓團隊隨時能知道每部機器的狀況和維修紀錄。Victor 說:「以前做維修,很多時客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機器壞了甚麼、換了甚麼。」
「人客最希望的,就是縮短整個維修過程。」Victor補充:「我們設有後勤部,就是當師傅外出工作時,他們可在後方支援,例如蒐集資料,甚至是將所需零件即時送出給前線同事等。」
[樂姐:上圖前排左三]
金駿機械另一破格之處,就是營運經理是一位女性——樂姐。 Victor 說:「這是個男性主導的行業,而樂姐同樣屬於我們年輕一輩。她對機械和我們工種非常熟悉,又能做到女性的軟硬兼施。公司必須要用人唯才,所以各項維修事宜的調配及安排,我都交由她去處理。」
分享幸福
不過對Victor 而言,最重要的女性必定是太太Vigo和三名女兒。Victor 說太太一直在旁支持他的事業,只是到第三個女兒出世後,太太才回家全職照顧小朋友。Victor 說:「之前,她一直支持和幫助我,公司是我們兩個一齊去建立的。」
[2022聖誕節,公司倉庫化身親子樂園。]
Victor 雖專注事業,但也是個family man,每逢周末都會抽時間陪伴家人。他亦會讓三名女兒到公司,讓她們更了解自己的工作,而女兒對機械的運作也很熟悉。Victor 很着重建立密切的家庭關係,公司同事亦然。去年聖誕節,他便在公司舉行派對,員工們都帶同子女參加,雄赳赳的挖泥機頓時化身兒童樂園,Victor 更扮成Minion,身體力行打造一個難能可貴親子活動。順帶一提,Victor 是元朗獅子會2019 年度的會長,主要協助香港信義會幫助青少年及老人家。他說:「我們出錢、出心、出力回饋社會。幫到人,自己都覺得很有滿足感,而每次我們都一家人出席。
撰文 + 攝影 = CHRISTINE HO
部分圖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