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火車的九廣鐵路,在八十年代初完成電氣化工程後,先後開辦多條免費接駁巴士路線吸引乘客,後來更將服務拓展到新界西,方便屯門及元朗區居民乘搭輕鐵。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接駁火車、亦即九廣鐵路車站的重任,主要落在九巴身上,而九鐵亦為吸引乘客改坐火車往九龍,故曾向城巴租用巴士,在1985 年9 月開辦K11 和K12,這兩條分別往來火炭及大埔墟站的免費接駁巴士線。後來在運輸署安排下,九鐵由1986 年9 月起,改為租用九巴車輛行走,同時再開辦多條免費路線,分別接駁大埔墟站、當時仍稱為旺角的旺角東站,以及原名為九龍車站的紅磡站。同時,它們亦落實從1987 年開始,逐步接辦屯門及元朗區內的九巴路線,為1988 年輕鐵通車及實施輕鐵專區作準備。
自組接駁巴士車隊
因需要營運更多路線,故九鐵決定自行組織接駁巴士車隊提供服務。從1987 年開始,向英國MCW 訂購的39 部兩軸Metrobus,在九龍車站貨運場地完成車身裝嵌後,便陸續投入服務。這批巴士與九巴當年所購入的款式相同,而車身色彩則以軍艦灰為主,加有中央變成「BUS 巴士」字樣的九鐵標誌。投入服務初期,這批巴士大都行走接駁九鐵車站的路線,到接辦九巴的屯門及元朗區內路線後,它們就陸續被調派到當區行走。
及至1988 年,因應貫通屯門及元朗的輕便鐵路正式通車,而限制九巴及小巴在區內上落客的輕鐵專區亦正式生效,促使九鐵急需壯大旗下接駁巴士車隊陣容。為盡快解決車源問題,它們於是向英國South Yorkshire PTE 巴士公司,購入20 部易手MCW Metrobus 兩軸雙層巴士來港,用以行走新界東及新界西的接駁路線。此外,它們亦向日本豐田(Toyota)訂購11 部Coaster 24 座位中型空調巴士,以便行走如龍鼓灘至屯門碼頭的520 號,這種路況與客量未適合使用雙層巴士的路線。
從此時起,輕鐵接駁巴士車身色彩亦改以白色為主,襯以灰色裙腳及大型橙色箭咀,乘客只能在車門旁得知它是九鐵車輛。至於首批噴上這款塗裝的新車,正是上述的豐田Coaster 中型巴士,以及在1991 年投入服務的三菱(Mitsubishi)MK117J 單層空調巴士。
加速空調化
踏入九十年代,九鐵銳意加速接駁巴士車隊空調化,於是向英國利蘭(Leyland)購入23 部Olympian 11 米三軸雙層空調巴士,並改用白、灰、紅、黑四色,襯以大型九鐵標誌的新車隊色彩。這批新車從1990 年起投入服務,初期主要行走新界東的火車站接駁路線,同時亦被安排行走往來九龍車站與尖沙咀的K16 號線。此後,這款新塗裝亦廣泛應用於其他九鐵接駁巴士身上。
因應豐田Coaster 跟易手MCW Metrobus 漸到退役之年,九鐵於是在1992 年購入六部配用本港捷聯或亞洲車身的易手三菱BM117L 單層空調巴士。其後於1995 年,再讓14 部富豪(Volvo)B10M,以及3 部丹尼士(Dennis)Dart 單層空調巴士投入服務,並在1997 年讓14 部配用Plaxton 車身的富豪Olympian 11 米三軸雙層空調巴士加入車隊。
踏入千禧時代,九鐵曾因接駁巴士車隊不敷應用,而先後向城巴及新巴租用車輛行走旗下路線。及至2004年,因新巴與城巴被周大福集團併購,前者因路線重組而導致車源過剩,結果向九鐵出售46 部10.6 米長,以及6 部11.3 米長的丹尼士Trident 三軸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與22 部自家購入的丹尼士Trident 11.3 米三軸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聯手為新界西北居民提供服務。
曾擁多種車隊色彩
車隊編號222 的一部利蘭Olympian,曾在1997 年披上為慶祝接駁巴士服務10 周年而推出,並以綠、藍兩色為主的新車隊色彩,而這款塗裝亦曾出現於後來投入服務的富豪Olympian 身上。不過,車隊塗裝後來改以紅、藍兩色為主,而改以九巴名義經營的多條新界東接駁路線,更在車身改貼九巴標誌。
隨着愈來愈多Alexander Dennis Enviro 200 低地台單層空調巴士、Enviro 400 兩軸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Enviro 500 三軸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以及富豪B9TL三軸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投入服務,過去購自九鐵的巴士已幾乎全數退役。再者,九鐵與地鐵在2007 年合併成港鐵後,接駁巴士服務因而改由港鐵提供,巴士亦披上新色彩,惟獨服役於新界東接駁路線的車輛,卻仍穿起舊日灰、紅色的舊「制服」,或許這已成為大家對九鐵的點點回憶!
撰文 = 鄭達基
圖片提供 = TIM MO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