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英雄系列:劉子鋒 ~ 孝順父母 為家族生意打拼
專訪亞積邦租賃有限公司的副總劉子鋒(Gerald)。在美國留學,又在當地找到工作,夢寐以求的職途好像盡在掌握之中。然而,一通電話,把劉子鋒(Gerald)召回香港,也令他踏上了充滿未知又有著無盡可能的人生。
在美國修讀會計的劉子鋒(Gerald),畢業後一心想在當地工作,直至考完執業資格的CPA 才考慮回港。豈料一天媽媽致電,叫他立即回香港,幫爸爸的亞積邦租賃有限公司工作,那是2009 年3 月。劉子鋒說:「其實那時我已在美國找到工作,要放棄原本的careerpath,甚至賣掉自己很喜歡的一部『掃把佬』八代WRXSTI,在一星期內辦妥一切,然後回港。2009 年4 月1 日,我正式返工。」
臨危受命 美國畢業即回港
劉子鋒現時是亞積邦租賃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巿場及營業部),公司是爸爸劉邦成和媽媽陳潔梅在1980 年創立的。言談間聽得出劉子鋒當時有點無奈,但卻沒有甚麼掙扎,直接聽從媽媽的指示。他說:「我覺得做人一定要飲水思源。我讀的,其實跟爸媽的生意沒有太多關係;但這門生意養大我,我是家中唯一的兒子,所以一定要回來。媽媽那麼急切要我回港,是因為2009 年的香港經濟環境很差,公司生意未如理想,如很多其他公司般。」
亞積邦在八、九十年代發展迅速,其變化正好反映了香港的興衰。劉子鋒說:「當爸媽八十年代創立公司時,是從事二手設備買賣,從其他國家引入二手工程設備,在香港銷售。到八十年代末期,我們成為了30 多個品牌的代理,包括一些著名品牌。到九十年代,經濟發展蓬勃,客戶已開始買新機器,而不是二手機器。公司亦由八十年代的50 個員工,迅速發展到在1990 至2000 年間,僱用300 人。可惜到千禧年代,香港經濟下滑,公司經歷了嚴峻的考驗,員工同時大幅削減。」
劉子鋒在2009 年加入亞積邦的時候,心裏不斷提醒自己:「 第一,這是養大我的公司;第二,他們是我父母。這都給我很大的源動力。雖然我不太了解這業務,幸好我對機器很有興趣,所以很俾心機去做,決心要令家族生意比以前好。回想起以前公司的規模比現時的還要大,我見證過! 我們是從頭開始過,我很努力想把家庭生意回復到那個容貌。」
安全亦都是起重裝置的重要環節。劉子鋒說機器一定要有最好的表現,太舊便要淘汰;機器除了要定期保養,也不能太操勞,即是要依據能承受的吊重量去吊,不可「夾硬」來。吊機更要定時維護、檢查威也和其他 部分有沒有勞損。他說:「我們有維修工程師定時檢查,也會每星期去看看機器,進行基本巡查,不能待定期維修保養那時才做。另外,每一個機器操作員都擔當重要角色。就如揸車一樣,如果你感覺部車有問題,你也會叫車房師傅去檢查;其實操作機器也一樣,多反映、多溝通,讓師傅去跟進。」
劉子鋒很著重teamwork,也很尊重他的團隊。訪問當日未能拍一幅團隊照,他便翻尋舊檔,安排一張予我們。他說:「其實今次做訪問,我是很想去pay respect 給我的團隊。一個人能力有限,團隊一起去做才有機會成功。Teamwork 也不是一朝一夕,不是請一個勁人回來,公司便能成功;其實是需要時間去建立的,例如要大家一起做過不同類型的工作,一起成長。以我們的起重裝置團隊為例,核心有數人,大家都很鍾意機器,更不怕捱眼瞓、三更半夜外出工作(很多時吊運重件要深夜進行)。」